成功案例之日本三和铁工

石家庄开发区光明热锻厂与日本三和铁工合作【详细】

您现在的位置: > 中文版 > 锻件行业 >

工程机械行业“出海”需谨慎 投资利弊并存

http://www.gmrd.cn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05-16 17:40

  4月27日,三一重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工业部达成投资意向,在该国投资2亿美元建设三一印尼产业园,首期投资注册资金5000万美元。作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三一集团到目前为止已经在海外4个国家建有生产基地。



  工程机械出海热



  事实上,三一重工海外建厂只是工程机械行业海外投资的冰山一角。今年以来,很多工程机械企业纷纷瞄准了海外市场,加快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此前的3月份,徐工机械(000425,股吧)科技分公司副总工程师陶永生向媒体透露,徐工马上要在巴西建立自己的筑路机械产品制造基地,发展当地的国际市场,这将是徐工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生产制造基地。



  除了三一重工、徐工机械等大型企业外,山推股份也计划在海外建厂。山推股份副总经理王文超透露,山推要在巴西、俄罗斯、南非建立分公司。



  相关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达2200亿美元,全球排名从第18位跃居至第5位,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



  工程机械企业为何看好海外市场?记者采访发现,中国制造工人的薪水要比美国制造工人低得多,中国工资通常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



  根据波士顿咨询(BCG)的一份报告预测,未来5年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成本估计每年将会上涨17%,而美国制造业的工资涨幅将仅为3%。



  “工程机械企业海外设厂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自主品牌海外设厂,雇用当地的劳工,不仅能有效的降低人力成本,更能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做到本土化生产。”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主任胡迟对记者表示。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本土化生产能有效的避免汇率变化带来的利润损失。每升值一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就会缩减一个百分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人民币继续走强,工程机械业的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一位长期从事工程机械进出口业务的人士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海外建厂也是企业布局调整,规避市场风险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工程机械业的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直接出口方式遭受到越来越多反倾销、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种种限制。



  据了解,针对非道路机械功率范围130kw至560kw的柴油发动机,欧委会于今年1月起开始实施ⅢB阶段排放标准。欧盟ⅢB阶段排放标准对发动机的排放微粒进行了更加严格的限制,由原来的0.2g/kWh下降至0.025g/kWh。为满足这个极限值,柴油发动机必须配备微粒过滤器来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综合办主任王金星表示,国外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工程机械的出口门槛。柳工董秘王祖光表示,由于国内发动机尚达不到出口的要求,柳工只能采购国外品牌的发动机。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工程机械产品能否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是应对贸易壁垒的关键所在。海外投资利弊并存



  在2011拉斯维加斯国际工程机械展期间,中联重科副总裁、海外分公司总经理何文进公开表示,中联重科走出国门是坚定不移的战略,不在中国争地位,只在全球市场为中国争地位。



  南非工贸部部长戴维斯表示,包括南非在内的非洲国家必须大力发展制造业,而世界制造业强国中国已为非洲各国在发展本国制造业方面树立了榜样。目前非洲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初级原料和矿产资源领域,非洲出口的商品缺乏多样性。因此,非洲需要学习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并注重产业的地区优化布局,引导发展产业集群。



  如此看来,工程机械企业海外建厂不仅对自身发展有好处,对于海外国家的制造业也是一种促进,尤其是像非洲等落后国家。



  “但工程机械企业出海也并非完全是一帆风顺的,在制定海外扩张战略时一定要理性。”胡迟如是说。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华旗资讯总裁冯军也曾表示,中国企业不要随便到海外去建厂,建厂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最好是建办事处,到海外去做服务、做品牌、做信誉。



  三一重工副总裁何真临近日表示,在现阶段三一依然认为位于产业链中端的企业去海外建厂的成本要低于兼并收购以及整合的成本,所以三一还是会坚持以海外建厂的发展模式来拓展海外业务。



  中联重科则认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就目前情况来看,相对品牌知名度来说与欧美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国内企业只能采取差异化策略。因此,加强售后服务基地的建设,包括配件基地的建设尤为必要。



  “不仅仅只是在海外市场新建生产能力,整个生产运营模式和运营体系都要有机地融合到对方的社会经济体制和法制体系中去。”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企业去海外建厂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投资的风险性,自身的实力一定要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投资环境、外汇政策、法律法规、市场需求和潜力、劳动力成本、购买力、资源优势等诸多方面结合起来。唯有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